![]() |
2023年冬至後 都蘭的海 |
**本篇開始談投射經驗了😌
2023秋冬能量平衡工作,在前兩次session中我的情緒如洪水猛獸。
除了處理忽視麻痹太久的舊創傷,會掀起巨大的情緒波濤以外,還有許多的投射在進行著。
被平衡師勾動的不快,無法認同自己被視為是弱小無力的(這是投射),還有平衡師的話語我不想耐心聆聽,彷彿父親對我人生的介入控制和說話沒有重點(也是投射)。
以及,跟平衡師的互動,我既想要交託自己暴露脆弱,想要相信對方是值得信任的人,內在同時掙扎退縮、有許多不安和焦慮(投射親密關係議題)。
以及,在過程中聽到平衡師提及我射出了許多投射的箭,他處理過很多個案的投射我可以放心等等。
我聽了感到震驚和擔憂的是,
我會不會傷了對方?
原來我有射了許多投射的箭而我卻不自知?
欸真的嗎?我什麼時候射的箭🤣
(身在投射不知射啊)
大概到第三次session,我才開始理解,啊,原來我跟平衡師的關係,不是一種真正的親密關係。
那其實是一種投射,是我在跟平衡師的關係裡投射了我的親密關係!
我開始分的清楚,對於平衡師/專業陪伴者的信任和交託,和對於親密夥伴的信任和託付,是不一樣的!
每一次的session像是在穿針引線,平衡師一兩個關鍵提問會在我的心中發酵,對方旁觀給予的觀點,協助我穿越過往的盲點,對自己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認識。
舉例來說,我因此認知到我在親密關係中很缺乏「心與心」的交流經驗,其實這點在我跟父母的關係也是一樣的!
成長過程中父母照顧我吃飽穿暖,可是對我來說甚少有足夠的情感交流。
他們不是不關懷我,也不是沒有愛和感受,只是他們沒有用我需要的方式滿足我對於情感的需要。
我會跟父母分享我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感覺,但是多數時候得到的「愛的回應」是解決方案、大道理或對方代為插手,而不是感性上的接納。
我們缺乏述情的能力,也缺乏接住自己情緒的能力,這是一種文化上的世代遺傳。
帶著平衡師給我的觀察回饋,我重新檢視自己習慣精神交流,而非情感交流的傾向,我漸漸的驚覺,原來我可以在人際關係上細分「精神交流的親密」和「情感交流的親密」,而不用混在一起。
可以有深入精神交流的對象,並不一定是我能發展成情感親密的潛在對象。
反之亦然,能夠跟我享有情感親密的,不一定是能有深入精神交流的對象。
甚至是可以觀察、感受到,哪些人對我來說是兩者兼具,然而比例不同,可能是情感交流40%、精神交流60%,或是各佔一半、彈性變動增減等等。
說起來,能量平衡,也並非只有平撫照護創傷,能量平衡諮詢一個對於心靈健康、心靈成熟度比自己更有了解的人,獲得的成長也是難以想像的多。
向前輩討教,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就像獲得了某種人生加速器一般,正因為那些路他走過,所以可以一眼見到我
所處的困境癥結,然後牽引調整。
能夠遇見值得信賴的人,是幸福的。
良かったね。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1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2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3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4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