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3冬至 都蘭的海 |
2023秋季的能量平衡工作,我從中獲得非常多的自我認識和啟發。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領悟是,原來我需要長一點的時間來建立對平衡師的信任感,過往有許多療癒的經驗,對我來說都“太快把自己交出去了”!!
越是深層的傷,越是需要很多的安全感才能慢慢剝開來處理。
我在過去有做過幾種不同的身心靈平衡session。
我的求好心切,還有實在是壓抑太久憋太久的那些陳年黑歷史,讓我會在第一次與平衡師見面時就吐露不少。
這份吐露還包含了,我希望對方是在盡可能有充分資訊、能夠理解我的狀態的情況下再開始進行能量平衡工作。
由於我不是先建立了足夠的信任感,才開始進行比較深度的能量平衡,我在一次平衡之後,時常會有隱微的不安。
我依然不確定這個人的原則如何? 這個人值得我信賴嗎? 品德和能力有足夠到讓我願意繼續找他嗎?
我已經跟對方吐露我感到羞恥和脆弱的部分,或者,我就斷尾求生吧,不再找對方,反正做了一次平衡也是長一份經驗見識。
就算已經付費找對方做了好幾次平衡,我仍然會興起這樣的念頭。
這次找悅慈,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從一開始就談好是長期陪伴。
不像我以前是打帶跑一般地在做能量平衡,總是且走且看、做完這次再決定要不要有下次。
過程中悅慈說,太快的話隨時跟他說,都可以隨時調整。
我當時的反應是,我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太快,或許先這樣試試看吧。
前兩次能量平衡工作,我有很多不舒服的感覺浮出來,也發現了自己正在大量投射議題到我跟平衡師之間的關係。
然而,過程真的是太不舒服了! 我也坦白跟他說,他說了什麼話之後我有負面感受浮現。
悅慈很用心地接住我,跟我說如果要在此結束當初的規劃也沒關係,但是如果我願意讓他陪我走下去,他都在。
經歷第二次session後的大消沈,跟悅慈進行一番對話以後,我開始承認,我需要更慢一點,我需要時間來建立對平衡師的信任感,我需要花時間認識彼此。
不再是為了平衡有成效,就拼命地把自己剝開來丟出去,那樣對自己太殘忍了。
所有的這些,平衡師也向我表達他的心疼。
他帶著慈悲的心,向我這顆受傷的心靠近,也保持著適當的界線距離,看顧著我,堅定地守候,那是過往沒有人向我展現過的愛。
令我動容。
寫到這裡,我想岔題表達,
並不是說,平衡師,就應該要靠的這麼近,這麼有熱度和溫暖。
只是,這正是我需要的,我需要一個某些特質與我相近的典範,讓我可以看見愛、也感受愛還可以是怎麼樣子的,而且那不是曇花一現的美好,而是一份情緒穩定的愛。
悅慈曾經在session中詢問,我小時候有沒有被徹底的、好好的愛過擁抱過?
我很想要回答我有,可是事實上,我腦袋一片空白,沒有那樣的記憶。
即便我很想說服自己,父母已經做了很多、他們真的對我有愛,然而,探索下去,才發現孤零零的小小孩的自己,感受上如此麻木。
以現代的用語來說,可能是“童年情感忽視”的創傷。
我不太願意承認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然而,我也明白,上一代的人們缺乏情感教育,由於物質缺乏,多數心力都放在賺錢打拼,連父母那一代也是同樣的遭遇來自祖父母的情感忽視。
我還記得那次session,我哭得有多慘,像是回到5-6歲時,孩子一般的手足無措和大哭,當時也是驚覺,原來小時候的自己有著許多感受和不安,卻也無法向父母傾訴,我的感受也並未獲得父母足夠的關注與安撫。
小孩子的我,語言能力、情緒識別的能力都沒有,大量的情緒自己一個人消化不了,時而變得麻木、解離而呆楞。
我從來沒想過會撿回這份記憶,可是這份記憶似乎又如此關鍵,讓我明白我跟我內在小孩的關係,為何會如此凍結。
這一連串的平衡,彷彿奇遇記,悅慈確實有著他自己的架構與平衡規劃。
這許多的發生和平衡串連的方式,我即便不理解,卻似乎是組合的恰到好處。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1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3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4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5 >
#書寫平衡記憶像是寫出某種疼痛的結晶
#阿雙漫談
🫶感謝悅慈催眠師&催眠訓練講師 深度對話x情緒梳理x身心調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