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照片是2023年冬至後,都蘭的海。 |
2023年秋季,我踏入一週一次的能量平衡工作,有些緊湊,又密集的剛好。
感覺像是一層一層的蜕掉舊皮,如果沒有持續的投入平衡與覺察,很容易又跑回原有的慣性模式。
平衡師會按照我那次session走到的議題和當下最需要的練習,給予我回家功課,接下來一週便是平時的覺察和自我照顧。
我最不擅長也最不習慣的練習,是跟自己的感覺待在一起。
一直到平衡師點醒我,我才更清晰的看見自己的行為模式。
我時常有高敏感人典型的反應,當感覺一湧出來,我會很快跑到頭腦分析這是什麼跟怎麼回事。
以往我覺得,這不是很正常嗎?
不是要先練習做情緒識別嗎?
我這不就在嘗試認出自己處在什麼情緒?
說是被點醒,是因為這個提醒讓我更加意識到,我可能正透過這個方式來跟自己的感覺保持距離,即便是嘗試著辨識也一樣。
我不是想要跟那些大量的感覺待在一起,而是更想要趕快拆解它。
就在跟平衡師的對話當中,平衡師讓我理解到,嗯,就算是一團模糊的情緒也好,我也可以跟這團模糊不清的感覺待在一起幾秒鐘。
於是,在平常生活,當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我感覺生氣了,本來我的慣性是分析前因後果,有時候是向外攻擊的思考,想抓戰犯了解是誰的問題誰要改進,有時候是向內攻擊的思考,想找出是自己哪裡做錯不夠好。
然而,在那個當下,我練習跟那個憤怒的感覺待在一起,我拍拍心口,接著身體突然就開始打嗝,打了幾個嗝之後,好像氣就比較順了,也比較消了。
我記得在那個當下的感覺是,啊,好不習慣,啊,跟生氣的感覺待在一起好不舒服,難怪我常常想要逃跑,下意識的想要迴避大量的感覺。
原來我這麼不喜歡自己被大量的感覺淹沒,難怪我以前都用壓抑、麻木或迴避的方式來應對啊。
還好,終究是願意練習多跟感覺待在一起了啊。
跟自己更靠近了幾分呢。
///
療癒的路無止盡,因為療癒是跟自己無盡的整合,越往內探索,越發現無盡的自己。
這段時間曾經幫助我的是 悅慈催眠師&催眠訓練講師 深度對話x情緒梳理x身心調癒,他的穩定、溫柔與用心,豐富的經歷和學習,確實接住了我很脆弱的部分,也協助我重建內在的心靈骨架。
感謝人生的一段路上,有他相伴💕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2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3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4 >
<延伸閱讀: 平衡。回憶錄 05 >
#練習靠近自己
#雙souwithlov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