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大概是在波羅的海三小國拍攝的 |
最近跟著家人一起看阿信,看著以前年代的交通不便,親友之間都是久久一次相見,甚至不知道再見是何時,雖然不常聯繫,卻也因此對親友的情誼有著滿滿的珍惜。
過往的苦是物資缺乏,沒有選擇只得咬牙打拼,過於勞苦、物質缺乏、醫療缺乏的情況下,人們的平均壽命並不長。
不禁想著,現代人越來越長壽,生活卻越來越緊湊,追求快速便利,或是追求早早賺到夠多的錢,然後退休。
總覺得有點矛盾,有了更長的壽命,一方面擔心老年的醫療和生活品質,一方面不確定未來的變化,所以資金資產越多越好,為了要在年輕時有競爭力,於是不得閒的努力上進,搶金飯碗或者創業,最好收入年年三級跳。
我因為對創業有興趣,多少會關注與創業相關的課程。
創業需要達成的是穩定的現金流,或者起碼你要活得下去,再來是活得好,再進階是能夠支持你達成理想。
既然賺錢是命脈,自然會去了解別人是怎麼賺的,為什麼能成。
現在有許多人在推廣被動收入,特別是不要用1份單位時間賺一單位時間的錢,而是要用1份單位時間賺多份單位時間的錢。
舉例來說,像是6小時的線上課,錄影檔可被重複購買而且沒有上限,一位老師教實體課程,一週能教學的6小時課程就是有上限的,老師體力有限,能授課的學生數也有限。
如果多花個18小時拿去拍6小時課程影片,再上架販售,影片販售是沒有上限的,也沒有學生數的限制,收入有機會是教實體課程的好幾倍或更多,影片拍一次可以賣幾十次幾百次,後續收入大致上也算被動收入的一種。(這邊先不提線上QA之類的售後服務)
或者是,很多網路課程在說要推"高單價課程/商品"來拉高客單價,這樣個人工作者的收入才有辦法迅速拉高。
我看著會歪頭想著,你說的商業道理我都懂,但是有多少人是太快把價格拉太高了呢? 他們提供的商品/服務真的有那個精緻或專業價值嗎? 確定有把品質顧好了,而不是急著衝高收入而已嗎?
我以前也蠻喜歡讀一些教你如何XX/教你快速OO的書,好奇看看別人的成功路徑或心得是什麼,看到後來不免有種,他當然要在書中寫得很好很棒很有效,不然讀者怎麼會買單呢?
加上我之前學命理,有時候會想著,嗯,這個人出這本書的時候說不定正在走大運呢,可能當時順風順水的成功,也覺得自己使用的是絕妙的好方法,值得推廣。
我也曾經看過一位網路上有公開自己出生時辰的人的命盤,對方出了本教吵架的書,印象中身宮/遷移宮有破軍,破軍本吵吵鬧鬧容易破口大罵或被罵,看完想說,好喔收入我個人的腦袋瓜資料庫做事例參考,真的像我以前老師說的,什麼人寫什麼樣的書,百百款人,百百樣書。
我覺得這個時代很有趣的是,賺錢方法百百種,還有各路人士分享他們的賺錢心法來賺錢,真的是很多樣化XD
"成功"的定義也越來越不受限了,大家都在紛紛摸索自己的人生,找尋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感到充實滿足的成功定義。
往另一個方向想,不管大家是如何選擇的,不管是否在過程中壓力山大,平均壽命拉長的我們,也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回顧與檢視自我,都有機會在不同年紀做出新的選擇。
甚至是,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自身的多變和開放性,也能夠支持老一輩的人去做新的嘗試與選擇,而老一輩的人,則是支持年輕一輩的人務實行事和能提醒人際應對進退的圓融處事方法。
說來這是老中青三代同堂,互相支持的理想。
說著突然感到,
水瓶座的世紀,還真是充滿理想,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的顛覆世紀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