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0日 星期一

[筆記] 第三次諮商

中間隔了個過年連假,跟家人出國去玩,回來恍如隔世(?)。

前面兩次諮商挖出原生家庭的傷痛出來處理,除夕那天邊整理家裡邊跟弟弟分享心得,劈哩啪啦在白天一口氣講完,弟弟聽完也覺得有收穫,有些他沒想過的事情。

晚上,我原本想說跟家人一起玩蛻變遊戲,主題可以訂個新年願望之類的,一起期許未來。

最後變成跟全人家分享我的諮商心得和體會,也順勢引起爸媽多說了一點點他們的想法感受。

這一切是預料外的發展,我覺得很難得,也很感激。

其實我的家人也很堅強吧,可以聽我說這些。

我看見自己因為有所療癒和釋放,才有辦法提起這些傷痛的過往,而不再感到無法承擔、被淹沒,而能夠把這些說出來,讓他們明白我怎麼了,讓他們,有機會去看看自己怎麼了。

媽媽說,事件當時,外婆被人家問及"孩子被帶去哪了",外婆回答不出來,只能一直哭一直哭。

我聽著很心酸,現在也還感到難過。

我明白外婆的無助與無力。

媽媽說著的時候,表情十分哀傷和自責。

她也說,或許當時硬起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但也可能在那時也就真的離婚了。

爸爸在這一大串回顧裡,說了,是我沒有能力,才讓媽媽變成現在這樣,讓你們這樣辛苦。

我跟爸爸說,爸爸你要看見你的好,你很有能力,撐起了這個家,讓我們可以成為現在這樣。

媽媽說,做太太的聽先生這樣講自己,很難過。

爸爸的自責與自卑,讓我跟媽媽很難受。

氣氛很沉悶,畢竟我們談著沉重的話題。

可是,我沒有很不好的感覺。

或許是我跟我弟對生命還有足夠的信心吧(?)。

那天講這些,原本目的也就不是要解決什麼,或者說去療癒。

我只是想要提起,讓感受再被看見,讓情緒再流動起來。

我想要用自己作為一個例子,讓家人看見,我真的曾經感覺很不好,我曾經有什麼樣的感受,可是我不是要責備你們,而是,我諮商療癒過,我現在覺得好多了。

原來我記得很多事情,這樣。

期間,大弟還問了爸一句,那你原諒那個軍人了嗎?

爸無奈又哀傷的說,也只能原諒阿,人還是要向前走,日子還是要過。

我沒想到大弟會問這句。

朋友說,他覺得這樣不見得好啊,有些事情不一定要直接對面處理解決。

我說,對阿,但我覺得蠻可愛的。

我分享這些心得,是想讓他們知道,原來以前的我有什麼感受,原來我怎麼了。

這的確是拋磚引玉,也的確是讓他們一起面對他們可能不願提起的事。

真的不願觸及,其實他們也可以選擇不回答。

弟的直球問答,讓我們有機會了解父親的感受。

我覺得也很好啊。

或許不一定是最好的處理方式。

但,正因為是家人,更能夠容許彼此嘗試跟犯錯吧。

因為,我的確也想多了解你們呀。

等我們更成熟以後,自然會學習用更舒服的方式,去探討和了解了吧。

======終於要寫諮商了=====

跟諮商師分享了除夕那天的事,

又稍微帶了其他一些故事。

其他故事,是以暴力、傷害作為主軸。

離家事件,牽扯到父親唯一一次動手(似乎是)。

幼年被父親體罰的傷痛,身心劇痛。

青少年期,父親與路人衝突的驚嚇與恐懼,死亡的恐懼,對父親的自私不成熟行為感到憤怒。

前男友重演暴力行為(摔東西)的驚嚇。

害怕被傷害的恐懼,有被害感的曾經,害怕被用菜刀砍,唉。

害怕被拋棄。(那天好像沒提,只是我現在想起來,應該有觸及一點)

想傷害人的衝動,包含傷害自己的衝動。(因為被嚴重傷害過而造成的反彈報復,傷害與被傷害的慣性模式,過往多數轉為攻擊自己,過度自責和內疚。)

諮商師: 確認這次不使用GSH,這次使用TAT處理。

詢問各個項目的困擾分數,滿分100分。

想要處理的議題與感受,通通丟進想像的大鍋子裡。

接著就是TAT引導。

分段做了3-4次才整個完成。

每次做完都會放空,諮商師詢問剛剛引導過程有沒有什麼感覺,我都要稍微用力想一下,才會想起來。(被釋放掉了要再回想總是比較費神(欸)

過程中特別想起的人、事件和感受,會馬上丟進下一回的TAT做處理,並且使用相關的感受字句來做開頭,真的很有感很有效XD

TAT裡每段字句,觸發的人事跟狀態都不一樣,可是真的也一步步引導了自己,放下和釋懷。

看見我們都已經努力做到最好了。

看見,無論是我,還是曾經傷害我的其他人,都已經努力做到最好了。

也請求,曾經被我傷害的人,明白我也曾經努力做到最好了,而原諒我。

原諒彼此。

最後一次TAT尾段,我想起了一個重要人物M,原本以為暫時不需面對或不想觸及,但他浮現了,我還沒跟諮商師說過他的故事,但都出現了,我就把相關的感覺模模糊糊的捏成一團通通丟進鍋子了,心裡說著,我想把與他的愛恨情仇所有該釋放的感覺丟進鍋子,一起處理掉。

TAT剩沒幾句,雖然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效,還是只能硬著頭皮自己丟進去。因為必須分神邊認真聽句子,邊想像要處理的東西再次丟進去XD

TAT結束,感覺迅速的掃瞄項目,每個都降到0分。

有點不可思議的感覺,除了最後丟進去的M,我不太確定,事後有跟諮商師分享,我在最後面還有丟M的部分進去,但我也還是感覺困擾,諮商師聽了聽說,如果我有想再處理M的部分,我可以再約特別處理這塊。

這次諮商完,

我見了兩個人,這兩個人是我在第二次諮商時,有做了切除能量索處理的人,一個是前男友,一個是M。

這次再碰面,有了不一樣的發現。

我發現我投射了很多傷痛在與前男友的關係裡。

在這段關係裡,

我不斷投射,無自我價值感、自卑、被拋棄、被玩弄、被傷害等等的議題,我一直抱持著被傷害的感覺在互動。

我在裡面感覺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總是找機會挖苦他或作弄他,來平衡自己被傷害的感覺。

某些議題看見並釋放以後,

這次碰面,我感覺更輕鬆了。

我知道我不需要再可憐兮兮的以為自己沒有選擇,指責對方玩弄我,暗中抱著指責對方不該談感情不負責任的心態。

他本來就不需要滿足我對感情的期待。

我們都是自由的,我們都有選擇,我需要記得跟認清,我是有選擇權的。

他並沒有逼我。

而且他也讓我知道,他沒有要定下來。

的確我對他很有情感。

但我要記得我也有選擇。

而且我可以有我的願望,和我自己的追尋。

這些追尋,不一定要在這段關係裡實現。

就只是這樣而已。

如同諮商師分享給我的。

我們還是可以很珍惜一段關係,同時明白,目前的不在一起是適合彼此的狀態。

可以珍惜,同時接受,並不一定要在一起。

然後,也更清楚看見他的傷痛,他的總是感覺被拒絕。

感覺自己不夠好,所以不被渴望、想要。

我可以平靜的看著他的傷痛,不特別心軟的看著。

或許還是有一點點點心軟,但平靜許多。

差別在於,當我因此有反應,再對他付出時,我沒有那麼大的勉強自己的感覺。

我知道我憐憫他。

但我也知道,我的感覺也很重要。

重新,從頭,練習重視、肯定自己的感覺。

跟M的會面。

也有點非預期。

我原本以為自己真的暫時不想見他。

各過各的,各自發展了,也就好了的感覺。

舊地重遊,拍了照片跟M聊了幾句。

也是剛好幾天前M找我幫忙,昨天我說好冷想吃薑母鴨,

M說不然他請我去吃火鍋,當答謝。

跟以前一樣,見了面總是會聽M講近況,分享很多見識想法,看M講得欲罷不能,我沒阻止而已,說我拖晚了十八相送,我內心想說哪有啦是M太久沒這樣聊天了吧,很久沒這樣碰面聊了,難得嘛,我的確也是沒有想要打斷他。

見面反而寬心了。

我看見自己內心沒有像以前,依依不捨及依賴,清爽許多。

不知道是不是暫時的(表面的),不過,在去找他的路上,回想起以前的自己,總是這樣東奔西跑的去找想見的人,心裡的哀怨、不平衡又升起。

我知道需要把意識拉回現在,回到當下裡。

我在路上問自己,嘿,你感覺怎麼樣?

我感覺很好。

回答得很快,而且還是回答我感覺很好,一部分的我有點詫異。

同時心滿意足。

內在的自己很開心、感覺溫暖,因為內在的感覺被關照了!

當我回頭關注自己的感覺,我覺得很溫暖。

那瞬間我就好多了。

我感覺自己不再像是委屈的、總為他人(或其他外在目標)走在路上。

我走在路上,可是我的重心在自己身上。

我詢問自己的感覺,我好好的陪自己走路。

那時刻,我感覺不孤單,溫暖且滿足。

我感覺輕鬆和快樂。

難以言喻。

是很久不見的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