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5日 星期三

[筆記] TAT諮商2

剛剛想起另一小段。

諮商師有藉著肌肉測試,確認我是否需要了解達成這兩個目標以後,我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跟感覺。

測試結果是需要。

所以諮商師問我,你覺得如果這些達成了,你的生活會有什麼轉變,你會有什麼感覺?

我想像如果我能夠跟人建立健康的連結,並擁有穩定的關係了,會是什麼樣。

直接浮現的答案是,我會每天都過的很滿足很快樂,以及平靜。

要如何確定我找到適合的對象了?

這個人會帶給我平靜。


答案出現的非常快,回答完我心裡出現猶豫。

質疑自己。

我看著自己的回答,害怕自己是依賴的。

天啊,我依賴對方帶給我平靜嗎? 天啊,我需要對方來讓我的日子更快樂滿足。

我這是不是一種依賴的期待,是不是又是什麼對愛情的憧憬嚮往,這樣可以嗎?

批判及懷疑的內在聲音升起。

難道,這樣的渴望與需求,真的是可恥的嗎? 真的是行不通的嗎?

我透過學習,學習到好多好多獨立自主的聲音,學習到追求愛情是個夢幻泡影,你把需求期待建立在他人身上,就一定會破滅,持續追求那些你只會失望而已。

這些,難道不是人們的挫敗經驗,傳給我的恐嚇訊息嗎?

我不斷不斷的聽著感情受過創傷或婚姻不順的長輩,對我敦敦教誨,或者提醒我要獨立,要獨立才行,終究是一個人走,不要去期待別人。

我覺得合理沒錯啊,可是好像有哪裡不對。

因為我又學習到,在關係裡過於獨立,另一方會覺得不被需要,而感到受傷阿。

兩方都尋求獨立,不想要受傷失望,而避開追求親密連結可能帶來的衝突與失落,就始終會在關係裡孤獨,加深絕望及失落感,不是嗎。

現在的我,看見自己,我被這些嚇死了嚇傻了。

當然我自己也有挫敗的感情經驗,但那些終究只是經驗,來教導我原來我是怎麼樣的,原來我想要尋求什麼,原來我可以有自己的渴望。

我看見,曾經的自己在愛之中閃閃發光。

擁有愛人的時候,我充滿氣力且勇敢付出,每一日都能夠因為愛人而滿足,會因為愛的感受發揮更多創造力。

過去總是太把重心放在別人身上,逃避去成就自己。

現在的單身,教會我,其實我也渴望自我成就,其實我也能夠成就自己、重視自己,好好照顧自己。

我只是明白,有愛人的時候我更加閃耀。

擁有能夠1+1>2的光。

如果跟愛人在一起時的自己,是更好版本的自己,去追求這些,又有什麼錯誤呢?

我需要勇敢的承擔,去愛的時候的脆弱與可能會受傷的風險。

可是即便會受傷,我們仍然可以愛。

因為我們漸漸學會了,創傷是可以療癒的,關係是可以療癒的,過去是可以和解的。

人也是,可以和解的。

玻璃會摔破,可是我們可以再一起做個新的。

碎玻璃,就打磨一下讓它不割手,拿來妝點好了。

接著談下一區塊,

面對兩大目標,你感覺有什麼阻礙了你?

1. 面對改變的不安和恐懼

2. 嫉妒 (頓了一下,回答"來自母親的嫉妒")

我想起了曾經讀過的一段話。

來自母親的嫉妒阿,

如果我擁有了比父母他們倆之間更美好的關係,我會感覺背叛了母親。

因為我藉由讓自己站在一樣弱勢的位置狀態,經驗差勁而不穩定的關係,來共感表現對於母親的支持。

媽媽你看,我也遇到男生不負責喔,他們真差勁你說對不對,我懂你的感受,我沒有離開你喔。

以及,一種母女之間的隱性競爭。

父親重視兒女也重視自己的家人,但有時會忽略了母親的感受。

母親在家裡總有不被支持、不被重視的感覺。

即便母親非常愛我,但因為她的感受曾經受到忽視,而父親又表現的很在乎我很愛我,所以在這部分,我會隱隱覺得母親有不平衡的情緒。

這段之後,應該才是探索故事的部分。

好多細節呢~(捧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