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 LCT | 無法做決定

文/雙 Vicky

有些行為模式,當它已經存在太久,久到與自己彷彿皮肉相連,分不清你我,要透過覺察將之劃分清楚,還真是不容易的事!

我自己就有這麼一個難分難捨的行為模式,在LCT的過程中,它以「無法做決定」這個名字來跟我相見歡,我實在哭笑不得。

我有過許多無法做決定的時刻,有時候是因為完美主義,希望做出最好的決定,有時候是害怕選擇後未知的變化,還有一種是在自我意志與父母期望之間搖擺不定。

過去的我透過閱讀學習,認知到孩子不自覺的想要符合父母期待,這是很常見的情形。

孩子透過認同父母的期待來認同父母本身,從中渴求父母的愛,希望這個符合期待的自己,能夠被父母接納和喜愛。


獲得父母的愛,對孩子而言曾經是生存所需,嬰兒時期的我們,需要他人的愛和照護才能活下去。愛,就此成為一輩子難忘的渴求。

我在這個「成為自己」和「順應父母期望」的課題打滾多年,對於我的猶豫不決,我八成都會認為跟父母有關,常常不自覺地想滿足他們的期待。

我也探索過愛、照護跟控制之間的關聯,嘗試要釐清愛跟控制之間的區別,華人世界以愛為名實行的控制太常見,一不小心就會落入你想控制我=你愛我的誤區(反之亦然),而控制其實是種缺乏尊重意識的行為。

三不五時被干預控制的孩子,要在往後的人生中,學會在各個層面自己做決定自然不容易,而這也真的是個人的人生功課了呢。


我這次經歷的LCT,就像是「無法做決定」的矛盾大對決統整篇,分享給偶爾也會心靈小感冒”無法做決定”的你,也許你能從這篇文章獲得一些新的想法。

在LCT的過程,我和平衡師一起探索了「無法做決定」是怎麼樣影響了我? 帶給我什麼好處和限制?

對我來說「無法做決定」全面性的影響了我的人生,它彷彿是一股比我更大的力量正在阻礙我、壓制我和掌控我的生命。

可是,它既然能夠如此長久的、以此強大的姿態存在於我的生命中,也代表了它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好處與服務,讓我放棄不了它,與它共依存。

它到底提供了什麼好處給我呢? 好處有6個。

1. 我無法做決定,我沒有自己的觀點,於是我可以大量吸收別人的觀點。

2. 我透過無法做決定,做出別人可以參與我生活的空間,別人來為我做決定,我因此獲得人際上的連結和歸屬感。

3. 延續上則,別人為我做決定,減輕了我的責任和壓力。我可以不用想太多,就這樣過日子。

4. 別人為我做決定,我沒有自己主意,關係可以維持和諧,不會有衝突。

5. 別人為我做決定,我感覺我是被愛、被重視和被看見的。

6. 我無法做決定,無法前進,就不用迎向未知的風險。


無法做決定如何限制了我呢? 限制有7個。

1. 無法做決定讓我無法更認識自己。 

2. 無法做決定,所以我無法獨立。

3. 延續上則,無法獨立,自然也無法完成個體化。

4. 無法擁有自己做決定的一切經驗和感受。

5. 無法認識和經驗其他的愛的形式,因為時常只透過被干預控制來感受被愛。

6. 無法大步向前開創自己的人生。

7. 無能為力的悲傷,明明有手有腳卻不能動、無法前進的無力受困感。


後續透過LCT的能量平衡方法,平衡師協助我平衡了種種好處與限制,這意味著我可以不再需要持續那些感覺,或用那個樣子來過生活。我可以不再讓「無法做決定」大量而強力的阻礙我的生命發展。

如今的我,有感覺比以前更能為自己做決定,即便要做重大決定還是會害怕會猶豫,與之並存的,還有一份坦然的感受。

我了解到我活著就是不斷在成長著,當我成長到一個程度,總有一天會感受到曾經服務我的某些行為模式,帶來的限制已經比好處多,是時候放下它、更進一步的成長了。

成長和蛻變是自然而然的,以前覺得困難的,有一天也會覺得簡單。

我想生命本是如此。

帶著耐心,蝸步也無妨,前行。


*此篇已投稿發表於台灣原能量心靈平衡協會

<延伸閱讀:  LCT生命中心導引。能量平衡。經驗與心得分享>


#生命中心導引練習生~

#生命中心導引

#LCT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