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反思] 關於矛盾,不排斥與避開消耗自身的人事物

看書提到不暴力即不排斥,在不排斥的情況下能夠化解對立可能帶來的衝突,不排斥也帶來一種擁有寬廣見解的可能,有彈性與空間來端詳眼前的事務。

我本身的能量特質很有不排斥的特性,更甚者是有接納包容的傾向,能量上非常喜歡跟別人融在一起,展現在關係裡則是傾向失去自己。

失去自己意味著可以無所謂的犧牲配合,導致對自我非常嚴重的損耗,能量都花在別人身上(通常是於心不忍幫打掃代謝壓力),也就沒有能量可以造就自己了。

於是,看到書裡另一段說要避開會消耗自己的人事物,對此我有些困惑矛盾,要怎麼樣才能不排斥的同時又避開消耗自己能量的人事物,避開難道不就是一種排斥嗎?  我感到不解。

今天細細拆解這題。


避開=排斥,是我被灌輸的見解,這是因為在過往的人際相處中,當我避開某人,通常也是我對某些人事物或特質有所排斥(厭惡)的時候,或者反之,我聽聞周遭朋友避開某些人事,也是一樣帶有排斥、厭惡、不認同、或者感到不擅長處理。

在這些經驗法則的堆積下,我抱有避開幾乎等同於排斥的認知。

就算我不這麼想,我也害怕別人會這麼想,害怕當我避開某人的時候,會讓對方誤以為是我排斥他,我深深的害怕對方因此受傷,這會讓我心疼不已,我的內在對人們有著如母親的憐愛,深怕對方有一絲受傷,而這裡頭也藏著,讓對方受傷都是我不夠小心不夠好的憂傷。

然而,今天可以反向運用不排斥本身的意義,既然不排斥本身訴求是不暴力,那麼,迴避會消耗我的人事物這件事本身有暴力嗎? 並沒有喔。而且更進一步來說,勉強自己待在會消耗自己的人事物身邊,本身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暴力喔。(打到這裡我笑了XD)


對方若因此感到受傷,是因為我去他心裡揮了一拳嗎? 不是對吧。

他若感到受傷,是因為他原有的創傷經驗被勾起,像是自己不夠好的感受、害怕被拋棄的感受,有些東西需要他去整理跟面對,如此他才能跨越與成長。

處在消耗周遭能量的低落期通常也只是一時的,等待對方長出力量好起來就好啦,也要信任對方即便當下感到受傷,也有足夠的智慧與恢復力,等到恢復好了再來連結也不遲呀。


避開,不是因為誰做錯了什麼,也不是因為誰不夠好,能量低落是一種暫時的情況,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能讓自己舒服自在的人事物,只因為這樣最能創造長期而言對所有人都有益處的情境。


======

我看的書是這本,順便貼上來給有興趣的人參考。

 <生命力! 解鎖人生密碼: 當王牌律師遇見心靈大師>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28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