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功夫是我去年秋天開始上的課,中間出國中斷了快兩個月,一月一開課我就手刀奔跑去上課了。
實用老師的動作教學果然又改出了新版本~
隨後關注全來到了手指上,我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發現自己某幾指第三指節的骨頭好粗好凸,這次老師就教我們怎麼排列鬆解無名指,我興致盎然。
手指的動作非常細微,要有大量的回正和鬆解需要高度的覺知,感覺手全部的皮膚,可以的話還可以往內透視到更下面幾層,全部一起覺察,效果會更好。
上課時,老師帶著我調整右手無名指,我發現我對於右手的覺知比較清晰,可以專注的感受到手腕旋轉時,手指和小手臂之間的骨骼排列,以及能量(?)層面上有亮藍色的光線跟著旋轉移動,挺有趣。
處理完之後有感覺到右無名指指節,稍微沒那麼凸了,實際上還是鼓鼓的有些粗大,但是摸起來就是比較滑順,真有趣。
由於左右手動作不同,第二天我跑去學怎麼排列左手無名指。
這天老師在帶我手移動的時候,我感覺不太到手指移動的路徑,或者說我在追蹤和記憶上感到困難,左手覺知比較模糊一些。
在沒有自主發力的狀態下,無名指只鬆解了1/3,而且明顯只有排列到左無名指指節外側。
後來自己發力操作,做了兩三回有感覺骨節再順下去一點,原本不正的結構讓我的第二指節薄的像皮包骨,結構順了以後,發現第二指節的肉(?)好像補回去了,真神奇,不知道從哪裡補過去的,摸起來變得比較紮實。
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不過這個改變蠻有趣的,想繼續觀察下去。
然後~
實用老師說一月份還有第一次上課免費,上課地點在台北石牌,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搜他的臉書囉!
我是覺得上課看大家各種舊傷+自行鬆解後的反應很有趣,還有有些同學非常厲害,對自己的身體覺察超級細微敏銳!
我去那邊感覺不是只有跟老師學習,也在跟同學學習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