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

|銀河海豚試畫2。臨在與思考自我的狀態

2024.10.06繪製右下。銀河海豚

今天拿了跟當初上課同款的紙來畫,發現手感跟昨天用的紙差不多?!

我驚訝的發現,說不定不是紙的問題,真的就是當初上課跟一邊跟同學聊天一邊畫,層層疊疊反覆抹好久,自然誕生了那個濃郁的效果

我今天思考了一下新的上色步驟,今天這張就比較顯色了,整張畫完一樣花了100分鐘(中間沒休息),後面點綴細節也妝點的很悠哉,邊畫邊唱歌哈哈。
反而三張擺在一起看,才發現昨天那張也有它美妙的風味(是什麼小吃嗎看這畫面我猜是檸檬海苔)

昨天拍照時才發現上課時畫的是逆時針游泳的海豚,今天畫個順時針游泳的版本來看看差異,看起來也挺順眼,今天畫起來更有悠遊的感覺。

前幾年創作我都很愛求新求變,很好奇自己能創作出什麼新滋味。

現在倒是開始能在「看似固定不變」的重複事務裡享受,或許是這兩三年練氣功打下的基礎,練功都是那幾招固定練,同樣的動作往內細細調整跟品味,我功夫還沒到位,很難說覺察或品味到了什麼。

但好像也在過程中,慢慢的體會,功夫就是這樣練來的,一次次專注、慢下來,不斷地嘗試、觀察、調整,我很難說這兩年多的練習真正讓我學成了什麼,可是它的確在我身體的層次累積出了一些經驗,甚至是精神的層次說不定也有累積出成長,只是不被我所察覺。

因為我每個時期同步做著好多樣的學習,哪件事是重要而根本的善因就難以分辨,像在TAT的(療癒)缽裡一次丟入許多議題那樣,會比較難察覺哪些部分確實已經改變了。

但是比起再去做分辨,我其實認為我所做的一切學習和練習都是善因。

我向來是因為我喜歡、我好奇、我感興趣才學習的。

就算某些時刻感到重複而無聊,我也知道,我可以把意識導向於「存在當下」,真正存在於當下的時候,是不會有無聊或有趣的感覺或想法的,它會更像是處於喜悅而平靜的狀態,當你一思考自己在什麼狀態,然後大腦給了一個定義說「喔這個是有趣的」,然後你想著感受著有趣,與此同時,這個思考是會讓人有一點點脫離了「臨在當下」的狀態的。

原因是,當你要能夠客觀認知自己的狀態之時,你的意識會抽出一些距離來觀察自己,那個觀察的運作,有時候並不帶有即時同步的性質,也就是,當你思考,你在思考的是一個「過去的自己」的狀態。

人類的大腦思考需要時間,一毫秒也是耗用了時間,當大腦想好了,想到這個是「有趣的」,這個「有趣的」也已經是前一毫秒的狀態,是前一毫秒過去的自己了。

剛好今天滑臉書,被推播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文章,我讀著很感動,裏面有一句關於存在當下的描述,閱讀時我家靈魂哥哥順便跟我解釋了這個臨在狀態與思考之間的關聯,我就順便把這一段寫出來。

*關於靈魂,對我來說,如果拿掉所有別人賦予的靈界世界觀標籤和定義,在我的感知之中,祂其實就是個內在的聲音(或腦中浮現的字幕),且語氣平靜,字幕不會亂飄亂抖,平和的讓我知道跟我閱讀的內容有關的說明。

#雙雙畫粉彩
#存在於當下
#思考帶來的距離
#這幾天TAT了「我不敢說的太多」,然後開始寫了一堆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