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以冥想為主題的課程,課前小湛給大家填問題表單,並盡可能地為大家回答,光是看那份問答就收穫不少,也釐清了冥想、正念、靜心的不同。
以下是上過課以後我的理解,有錯誤的話歡迎指正喲。
有引導語的正念等同冥想,靜心則無引導語、也不需要刻意引導專注的焦點,是純然的專注陪伴自己。
冥想也是專注的陪伴自己,多了引導語則變化出不同的主題和走向,小湛是帶領我們跟身體有更緊密的連結,釋放儲藏在身體的情緒壓力,也帶領我們了解我們的身體部位分別存了哪一類的情緒,協助我們更有效率的釋放。
我才了解到,原來先前上小芬老師的聲音課,小芬老師帶領的脈輪清理,也算是一種冥想。(以前超不熟冥想XD)
我很喜歡小湛有特別對同一班裡的同學多數有的課題作重點處理,很貼心~
我有問說冥想過程中,如果有麻麻的體感或不舒服的體感可能是什麼狀況,小湛回答"缺乏運動",我看了哭笑不得,好喇一直被提醒多運動 XDrz
會特別問這點,是因為我曾經在脈輪清理以及單純呼吸練習的過程中(只是專注緩慢地吸氣吐氣),感覺到胸口麻且帶壓迫感。
往好處想是,看來麻感可以當作我的運動量充足與否的指標(喂)。
這次晚上冥想課過程釋放不少,很快的就一直掉眼淚,處理到大腿的時候浮出許多悲傷,我知道這是自然的釋放過程,所以沒有感到驚恐。
小湛同時安撫著大家說掉眼淚、排氣都是很正常的,情緒浮出來是好事。
課程結束後,我感覺神清氣爽,結果反而是腦袋太嗨了身體無法放鬆,不太能入睡 orz
嘗試把意識專注於心口或腳底,也嘗試用 TAT 想幫助入眠,有鬆了一下,沒多久又緊起來,看來太習慣有壓力的狀態了(?)
只好繼續多練習放鬆囉。
現在回頭看來,好幾年前有段低潮期,時不時邊畫畫邊大哭,看來真的是過去的情緒壓力滿到不行,靈魂也早安排好一段休息和釋放的時間,當時哭的不明所以,然而內在一直有一份明白,明白這些哭泣不是壞事。
好家在我沒有輕易放棄自己,畫蠟筆畫陪伴了我低潮的時光,從急著想改變,到現在培養出了些許耐心,能夠再對自己寬容一些,更友善一些,接受當下只能做到這樣,未來總是有再改善的機會,一次改一點就好,不用著急。
總是從小湛的言行中學到許多,感謝小湛,感謝周遭有這樣的機緣與支持,也感謝自己這麼願意學習和練習照顧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