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我總是喜歡寫長文,想儘量寫的詳盡,也因為寫長文很耗時,我時間精力不夠的話根本寫不了,三不五時就因為太忙太累而延宕寫文🤣
今天忽然發覺,啊不要要求太高啦,有一個可以分享的點就趕快寫了,就算只有50字、100字也寫,也好過拖延被我遺忘😌
回歸正題~
很感恩朋友們支持,陪我一起試run #直覺療畫 課程的流程,每次觀察、討論每個人的主題情況如何在畫紙上浮現,都超級有趣!
大家明顯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而且這團朋友已經是有被我試教過一次,大致熟悉流程。
我發現我總是喜歡寫長文,想儘量寫的詳盡,也因為寫長文很耗時,我時間精力不夠的話根本寫不了,三不五時就因為太忙太累而延宕寫文🤣
今天忽然發覺,啊不要要求太高啦,有一個可以分享的點就趕快寫了,就算只有50字、100字也寫,也好過拖延被我遺忘😌
回歸正題~
很感恩朋友們支持,陪我一起試run #直覺療畫 課程的流程,每次觀察、討論每個人的主題情況如何在畫紙上浮現,都超級有趣!
大家明顯都有不同的感受和表達的方式,而且這團朋友已經是有被我試教過一次,大致熟悉流程。
空瑜教課次數多了以後,自然地想開發全新的編排或動作,怕學生無聊,也怕自己無聊(?)
開發出新動作的過程,很有樂趣和成就感,而且創作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也帶給我自信心!
有趣的是,這幾次備課觀察下來,我發現創作編排,不用繃緊神經用力想,反而要放鬆、身心徹底的鬆,才能夠自在的接下靈感,並且讓身體做它想做的表達,純然的交給身體帶領,身體知道他需要什麼、想要什麼,甚至也知道其他(人)的身體需要什麼。
我本來在反省這幾天追劇太晚睡,昨天上了一堂符合身體放鬆需要的瑜珈課,似乎補了不少元氣。
上課前,瑜珈老師看到我正在讀的書,跟我說那本是10幾20年前引起風潮的書,是很經典的一本催眠書。
我想說哇,真巧,我直覺上知道可以帶著這本出門,大概知道老師有接觸身心靈,只是昨天跟老師第一次碰面,也沒想過剛好會是老師知道的書。
而且要不是12月要上的課程書單有這本,這麽老的書我平常也接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