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gemstone介紹,找到Tara Brach的影片。
談及,我們常常用替代品來滿足自己。
西方有許多人用酒精、藥物來帶給自已快樂滿足,
然而,更深層的渴望是什麼?
為什麼想要一喝再喝,喝酒是為了滿足什麼?
女孩回答,她想要放鬆下來。
放鬆是為了滿足什麼?
想要感到自己是可以被愛的。
她引導對方,一手貼著心,問問自己能不能先給自己一些愛呢。
女孩說,不行,我沒有足夠的愛能給自己了。
有沒有其他人能給你這份愛呢,像那些支持你參加AA(戒酒互助會)的朋友呢?
女孩說,嗯對,還有我的母親。
想想她們,讓她們的愛流入你的心中,靜靜感受。
女孩肩膀緩沉,胸口漸開,她感覺到了支持與愛。
暫緩了必須喝酒的焦慮與渴望。
有時候,我們只是需要這樣的片刻與暫緩。
也許並沒有完全戒掉過去的壞習慣與執迷。
但,有個開始,有個喘息,有個新的空間一旦被創造出來。
人們便有機會,有空間能再轉化進化。
並不是厭惡自己而去做出改變,而是基於靈魂喜愛創造的渴望,願成為更好的自己。
隨時隨地都可以回家,回到靈魂的家。
家就在心裡面,隨時歡迎你回去。
===
我跟著影片最後的靜心,畫著圖,往內在走。
再次見到很深的愧疚和自責,我覺得自己不夠好,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想到曾經作為第三者的處境,到現在也未能完全脫離那種心境和痛苦,非常自責難過,一直說我錯了我不應該這樣。
內在哭喊,我只是想要被愛而已啊。
腦袋自責,你用錯方式了,你錯了,不該這樣。
心一邊緩著,嘗試不要再用力苛責自己。
那是我繼續自我證明,你看多麼自私,你看你破壞人家關係,別人哪天就來破壞你關係,你很壞很不好,我不值得被愛,我很糟糕,我就是這樣,沒有人愛我,我不會找到很愛我的人,沒有人可以不離不棄。
如此惡性循環。
那個潛在的我感到不值得被愛,很深很深。
不安全感也很深,沒有什麼能持續。
所以會緊抓任何當下被愛的分秒,因為深怕下一刻就沒有了,以後我再也遇不到能這樣愛我對我好的人,所以跟自己說活在當下,這樣就好了。
second best也收下來,沒關係有就好了,很卑微。
其實是深層的恐懼和不值得被愛的問題。
而非表層的道德問題。
我一再把自己導回證明自己不值得被愛的情境。
事實上,如果打從心底明白自己值得被愛,明白世界有不離不棄的愛,確實能發生在自己生命中,我可以從愛自己開始。
便不會投入那種有毒有害的關係裡尋求滿足了,因為那根本不是我追求的,只是我潛意識認為不會有別的了我就是這麼差勁不值得更好的愛與對待,而尋求替代滿足。
就跟明明想要的是被愛,卻去喝酒吸毒尋求滿足一樣。
是迷途羔羊找了錯誤的替代品來告訴自己,喔我要的是這個,這個可以滿足我的需求。
回想起來,鬼打牆了好長一段時間。
但這也是我太自我苛求了,苛求想要快快解決問題再往前進。
從發掘問題核心,梳理問題、解答自我的困惑,再到療癒,從來不是容易的事情。
自我探索和療癒本來就很花心力時間,不是瞬間能完成的。
我不值得被愛這幾個字講起來如此簡單淺白,花了好多年時間才漸漸明白,才漸漸看到這根本問題纏繞衍伸了多少複雜情況。
我想放下罪惡感和愧疚,成為更好的自己。
也或許不一定要放下,平衡共處就好了。
再慢慢找自己的出路吧 : D
https://youtu.be/-mv7zxUbiw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