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還沒有到再次相聚的時候。
我的心還沒回來,或者該說,已半途離開。
仍舊捧著稍微昏沉的腦袋,思索著昨日與今日的種種。
腦有腦魔、心有心魔,甚至連思考和意識也會騙人。
我點頭附和你的話語,一邊不自覺地沉浸於自己的世界裡品嘗著各式各樣的觀點。
我不認為感覺是錯誤的,或是該被丟棄或忽略的,感覺帶來了更豐富的體驗,感覺促成了情緒與慾望之延伸。
可是不管在佛家或道家都支持捨棄情慾,應將其空掉,動情動慾則傷身減壽,忘其自性光明。
我明白感覺所帶來的痛苦,的確痛苦使得人們不自覺墮入一種惡性循環,因自身沒有足夠的智慧去化解,大部分的時候便選擇逃避,逃避卻使得痛苦累積,漸漸糾結成更多的苦難與哀愁。
所謂的空,生其清淨心,到底是了悟,而不是忽視、躲避或壓抑。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但在你身上我看見了後者,
或許也因為是我自己還過不了的關,
就像你說的,真正了悟的人就不說了。
要徹底了悟的確很困難,面對眾多感覺,一不小心就會選擇忽視或壓抑,
那需要對自己時時刻刻的坦然與接受,說來簡單,做起來很難。
沒有這份坦然與接受,何來真正的愛。
當我逐漸明白你的喜惡與界限,我開始變得不坦然。
開始有了枷鎖,那是我加之於自己身上的,
因為我希望你繼續喜歡我,或者不被你討厭。
其實你也不會討厭,只是難免不經意有小小抱怨,你也明白這不是對錯的問題,
只是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可以讓我學著把事情做好。
然後,我把這當成了期望攬在自己身上,開始覺得沉重了起來。
今天,我嘗試著面對自己生氣與不愉快的情緒,難得直接對自己坦承生氣了。
通常憤怒的情緒會被我埋藏的很深,深到連我自己都快忘記。
因為憤怒的情緒太具有殺傷力,在其他情緒的推波助瀾之下會可能讓人失去理智。
大概從國中開始我就意識到自己可以是個很危險的人,
如果沉浸在憤怒的情緒之中,很容易可以聯想到傷害人的畫面,太過 殘忍。
結果就是大部分的時候,我都忽視或壓抑了生氣的情緒,
一部分是害怕自己不小心過度沉浸在情緒裡,一部分是擔心會失控,
即便我知道情緒是用來體驗的,我明白只要體驗、知道它的存在就好了,
但情緒有深淺強弱,就怕是較強的情緒會讓我不小心傷害了他人。
被糾正了,以及吃醋了,心底不是滋味。
我在想,我一部分是在氣自己吧,
是因為我對自己不夠有自信,渴望被愛,渴望被肯定,
特別是,一份無條件的愛與認同。
我明白自己的好,只是當我的好沒辦法完全的對上你的喜好,
我卻有點失落。
我知道我會努力在屬於我的世界裡發光發熱,或是黯淡無光也好,
即便你或他人無法真正明瞭,
我的歡笑與憂愁我自己知道。
我會繼續用我的方式,帶給你微笑。
願我愛的與愛我的一切,安好。
------------------------
後來,在網路上讀了些文章,
想起一些事,想想我錯了,
我所困擾的果是我自己造就的因,
我曾說過的那些讚美,或許成為了一種最好繼續維持下去的鼓勵,
讓你感受到了一份期待,
一樣是有條件的期望與認同,
一樣可能會讓你感到這會是一份有條件的愛,
不管你會不會因此漸行漸遠,
我也要勇敢做自己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
剛剛想到這段話時落下淚來,
是阿像你說的要愛自己,對吧
要愛自己的話怎能不做好自己呢
對於前面的矛盾和討論,我還在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繼續學習愛自己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